杨瑞福丨袁隆平的功勋

杨瑞福     2022-03-07
摘要: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杨瑞福,1946年生于上海,上海市作协会员,正高级高工。

6375393039652694192519493.png


袁隆平的功勋

 

1

一个人走了

走到每个人都必须去的地方

无数人追在身后悼念

用语言扎成的鲜花

他来不及收下

 

2

他不写诗

他的稻子会写诗

一行行稻秧插在水田的时候

成了多么美妙的诗句

 

诗是精神的食粮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是能够让亿万人吃饱的食粮

 

3

在这个星球上

似乎不缺少叱咤风云的伟人

更不缺少动不动

就想扭转乾坤的狂人

只缺少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他出生的湖南

多领袖和将帅之才

他无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然而,他亲手指挥的水稻大军

浩浩荡荡占领了

刚才还在哭着喊着饥饿的田野

 

4

身为院士的他

向所有醉心于名利的人证明

我们离真正的科学有多远

 

百姓需要什么呢,千万别再有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饥荒,例如

上个世纪屡屡发生的事情

走西口、闯关东,甚至

还有不久前的三年自然灾害

让这些故事彻底都成为,荧屏上

可以一笑而过的表现题材

 

5

他在水稻杂交领域的功勋

可以用数字说话

可以用简单的亩产来表达

可以用秋收时沉甸甸的谷穗来衡量

 

一位九十一岁高龄的老人

把一生交给了田头

把时光交给了选择质地优良的稻种

他走过的每一步泥泞

都掷地有声

 

人们只是惋惜

老人还是走得太早了

因为,是否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一个值得亿万人民悼念的人

就看他去世的时候

有多少人想他,把他

作为心中的偶像

 

6

富顺的再生稻熟了

飘香的稻谷上

我欣喜见到他生前的题词:

“富顺,再生稻之乡”

 

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再生稻

在四川大地上扬花结穗

这是送给老人最好的祭品

只是遗憾,不能在插秧的季节

再次唤醒前来歌颂布谷的鸟

 

 


杨瑞福,男,1946年生于上海,上海市作协会员,正高级高工。在四川德阳生活38年,从1979年开始写诗和散文诗,八十年代起陆续有诗和散文诗发表在《星星诗刊》、《黄河诗报》、《扬子江》、《上海诗人》、《散文诗》和《中国诗人》等多种诗歌报刊上,目前担任《诗乡顾村》诗刊的责任编辑、《散文诗博览》的副总编和顾村诗社的名誉副社长。主要代表作有诗集《把阳光贴在窗棂》;获得过上海和国内多次诗歌比赛的奖项。


点击阅读:传承稻米文化·咏富顺再生稻: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