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稻子,记住了一位老人的名字那些稻子在岁月的褶皱里,滋养了多少苍白的词语和一些艰辛与疼痛我说不清楚,但我却记住了一位老人的名字他与信仰有关,土地有关,与民生有关袁隆平,一位朴实无华的老者说起他,可以追溯到粮食丰收的源头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他站在田地里正在仔细地研究一株水稻他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种子,用生命培养一棵棵幼苗。水稻成了儿女他弯下腰去,就活成了一株累累的稻穗他与烈日对峙,与风暴抗争与命运抗争。那么坚强与坚韧任痛苦和风雨轮番轰鸣只为奉献人类,只为芸芸众生破译增产的密码,情注每一粒稻种把阳光、清风,朗月的春词,浓缩进人间的丰盈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稳在手中那些与温饱相关的隆起来的障碍物都被他赶走了。杂交水稻之父全世界高山仰止于他,这个稻田的坚守者捧出一粒米里的养分与铁质血液和骨头活成一尊丰碑这个在稻田大写的人由此也活成了一种文字、符号、精神、图腾站在乡村每一块多情的土地他都是一面不朽的旗帜、复活的粮食之神那些稻子,每一粒都是跳跃的音符或是一滴春雨和一声幸福的鸟鸣开甑健康米、再生稻、富顺粮仓一个个有关的话题,呈现人间烟火的温暖突显日子丰盈、家园繁荣昌盛袁隆平老人,一个大写的长者一粒粒水稻都在感恩于他。更有人类感激涕零虽然他个头矮小,但我们却说他很有重量他的身体里住着生命的盐,以及充满硬质的骨头这些盐与骨头一旦融入了土地便会化作水稻们滋长最好的养料
李恩维 ,临沂作协网络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临沂在线青藤文学网副总编辑,兰山区作协理事,河东区作协副主席。保持原生态写作几十年,书写农田伦理与人间草木,在《人民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天池小小说》、《意林》、《读者》、《佛山文艺》、香港《文汇报》、《牡丹》、《石油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若干,其作品多次被收入《齐鲁文学年展》等,荣获2020年兰山区羲之文艺奖文学类二等奖等奖项,多次在全国各类文学征文中获奖。现供职于临沂童星实验学校。
点击阅读:传承稻米文化·咏富顺再生稻: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