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枝丨粮食,是另一种胎记(两首)

郑天枝     2022-03-20
摘要: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郑天枝,笔名陈浅,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班学员,首届全国公安文化理论高研班学员。出版诗集9部。

微信图片_20220320070253(1).jpg


请低下头颅

 

再生稻  富顺最好的代言

抓一把开甄健康米

紧紧地贴紧心口  低下头颅

在富顺粮仓寻觅那一份真情

每一粒米都有一个故事

每一个平凡的富顺人  

都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富顺,再生稻之乡“

袁隆平的命名毫无争议

风吹稻花香  千万里追寻着你

富顺奉献给我们的开甄健康米

粒粒皆珍贵  稻子的歌唱

让我们如沐浴在春风里

站在富顺那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海

稻子的谦卑  让我们多了一些敬畏

稻子的光芒  照亮了我们幸福的脸庞……

 


粮食成为感恩的永恒主题

 

1957年出生的我

因为严重的饥荒

竟然未能吮吸一口母乳

三年自然灾害  粮食

比人的性命都精贵

能够活下来就是上苍的垂怜

在一路走过来的日子里

感恩粮食始终成为永恒的主题

 

自从懂事的那一刻起

粮食就成了另一种胎记

饥饿  是不醒的梦

也是挥之不去的痛

以至于衣食无忧后

粮食依旧成为一根鱼刺

牢牢地盘踞在心窝不肯离去

因为粮食成了性命的代名词

 



郑天枝,笔名陈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班学员,首届全国公安文化理论高研班学员。曾任第五、第六届湖州市作协副主席和湖州市公安文联副主席兼市公安作协主席。出版诗集9部,散文随笔1部,与女儿合著绘本《一只猫的生活态度》。在《人民文学》《诗刊》《青年文学》《啄木鸟》《人民公安报》《江南》《诗歌月刊》《四川文学》《诗探索》《海燕》《辽河》《西藏文学》《浙江诗人》《作家天地》《西湖》《文学港》《小小说大世界》《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有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入选多种选本。曾分别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文学基金会组织的报告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以及《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等。


点击阅读:传承稻米文化·咏富顺再生稻: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