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诗·吟咏三正月——诗歌万里行走进“海南三正月酒店”作品集

诗歌万里行     2025-10-31
摘要: 2025年9月27—29日,诗歌万里行走进海南三正月酒店,叶延滨、丘树宏、祁人、李犁、周占林、陆健、张况、吴震启、杨四平、李孟伦、逸西、杨妮、戴潍娜、罗蒨、柴玮炜等15位诗人走进坐落于海南陵水县的“三正月酒店”,同一首诗抒写“三正月”

001.jpg  

  同一首诗·吟咏三正月

    ——诗歌万里行走进“海南三正月酒店”作品集

 

走进三正月(外一首)

叶延滨

 

走进三正月酒店

 

大海在前面用浪花迎你

青山在一旁用绿树迎你

迎接每个走进三正月的朋友

特别欢迎拉着妈妈手的孩子们

拉着孩子手的妈妈是幸福的

拉着孩子手的爸爸是快乐的

我也牵着一个孩子走来

他是童年的叶延滨

 

给人以温暖的地方

人们会把它珍藏在心坎里

把亲情带进三正月

亲子间的温情把这所酒店

烘热成梦想中的家——

三正月像魔宫也像一本童话

一步一步地把我变成孩子

一个在欢笑中迷路的孩子

四处张望寻找母亲……

 

知道台风在窗外呼啸

 

飞了两千公里到海南

在陵水的三正月酒店迎头撞见

从爪哇国扑来想碰瓷的台风

 

知道台风在窗外呼啸

落地玻璃窗让大海在眼前翻滚

近在咫尺却只是现场转播

 

人生难得偶见台风级的碰瓷

千万不要上当去扮演展翅的海燕

生活告诉你,高尔基也会犯傻

 

爱碰瓷的家伙总爱装成台风

其实世上的风只有台风最短命

别开窗,只须闭目养神

 

相信比台风更高洁处有明月

相信明天窗外有另一道风景

相信台风天下榻三正月就中了头彩

 

高帎提醒你,别理台风此刻无忧

空调告诉你,温度正好请君入梦

好梦会送你迎明早的彩虹……


叶延滨(1).jpg

作者简介

叶延滨,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历任四川《星星》主编、中国作协《诗刊》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委第六、七、八、九届委员及名誉委员。已出版诗集、文集共54部。代表诗作《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诗集《二重奏》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新诗集奖,其余诗歌、散文、杂文分别先后获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博鳌国际诗歌奖杰出成就奖等近百余种文学奖。作品先后被收入国内外600余种选集。

 

 

月亮的另一半:三正月(外一首)

祁人

 

公元1076年,苏东坡诘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默不作声。

在之前,曾有人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那是公元736年,张九龄如是说。

 

因为月,千百年来多少人唏嘘不已——

囚禁中的李煜说“新月如钩”

壮志未酬的辛弃疾喟叹“可怜今夕月”

流离失所的杜甫吟咏“月是故乡明”

而李白随手一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道尽了千家万家的期盼

勾起万千戍边将士的归心

差点动摇了大唐帝国的疆域

论流量,诗仙才是古今网红第一

 

人们总喜欢把月亮称作月老

的确,它亘古至今无怨无悔

日日夜夜绕着地球转圈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谁曾见过它的另一面?

 

我想,在海南三正月酒店

刚刚举办过婚礼的新人知道

那天上的月亮与海边的三正月

此时此刻已相映生辉

就像他们,在这里

找到了另一半隐藏的自己

 

传说中的月宫

 

有科学研究证明,45亿年前

某个天体与地球碰撞产生的碎片

在地球轨道附近,因为引力

聚集、冷却而形了成月球

 

我来到陵水,远远望去

三正月,就像45亿年前的那些碎片

因为八十亿人类的强大引力

使它与天上的月球分离

于公元二十一世纪,落地

在海棠湾与土福湾海岸线上

如一轮新明月,熠熠生辉

 

夜宿海南三正月酒店

就像住在月亮上,传说中的月宫里

有五百多位月亮使者的呵护

于是——

男人们成了陶醉的吴刚

女士们似翩翩的嫦娥

而孩子们都变成了

快乐的比心兔

   2025.10.中秋



祁人.jpg

作者简介:

祁人,1965年出生于四川省荣县。中国诗歌学会创建人之一,诗歌万里行总策划。著有诗集《命运之门》《掌心的风景》《鲜花与墓地》《和田玉——1984-2020祁人诗选》,诗学专著《中小学生怎样写新诗》。

 

 

写给三正月酒店(二首)

李犁

 

在三正月里梦回青春和童年

 

月亮把影子留在了天上

带着光洁的酮体,以及

美眸和透明的心灵,再掺进

海浪和梦幻,砌成了

这座月影梦谷的云端之城。所以

走进三正月酒店,就像在星际漫步

像坐上了时光的滑梯,正在

向往昔的岁月滑行

 

让我重返青春吧

就定格在25岁,那时我还没瘸

阳光、激情,三角肌放射光亮

奔跑在绵软的沙滩上

一定会吸引那位月光一样的姑娘

我们不去海边,就在三正月的酒店里

把自己化作两朵对望的月光

在明月宫里把海鲜咀嚼出爱情的味蕾

攀上揽月台,在顶楼空中无敌的泳池里

把爱情的碎末抹在溅起的浪花上

成熟了,我们就在得月楼举行婚礼

清澈的泳池映出蓝天白云

眺望远方的大海,微风拂面

心净了,岁月静下来

两张靠近的脸,就是两瓣月亮拼合成一轮

海上升明月

 

让我继续变小吧

变回童年,那样父母还都年轻

我们就是比心兔一族

父亲是兔侠,母亲有颗少女心

我就是一个爱玩的兔娃娃

我们一起在三正月酒店里

体验梦幻,坐着卡丁车

在滨海丛林里旅行

顺着山林的滑梯去月球探险

累了,就在月枕星河的帐篷里

在父母的疼爱里睡去

在梦里穿过星月丛林

 

这看似不着边际的幻想

其实是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期望

三正月酒店就是一把钥匙

走进酒店,这幻想就被打开

现实就被梦想照亮

这也是一个诗人对中国的祝福

愿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像三正月酒店一样:

悦境、悦人、悦情、悦心

亲切、温馨、浪漫、安详

 

三正月酒店就是月亮下凡

 

剪下最美的月光做砖瓦

用最大的爱来搅拌

我们盖一座透明的房子

然后放在陵水的河边

嘴里叫它三正月酒店

心里一直喊它为

 

家,让人把心放下的地方

不论刮几级台风

这里永远都是和煦的春风

不论世道多么凶险

服务员递过来的永远是笑容

岁月静好,人心安稳

这是我一直的梦想

今天在在三正月酒店变现了

我要卸下浑身的疲倦和面具

在两米多宽的席梦思大床上

让心锚在这里,让

梦想穿过墙壁,和

比心兔一起星空与酒店之间嬉戏

 

三正月就是月亮下凡的形象

挂树林脱胎成月亮餐厅

小白兔就是卡丁车是玩耍的儿童

更是温和又动作敏捷的服务生

那灿烂的笑容就是酒店里闪烁的小星星

 

而吴刚就是厚道的马总

嫦娥就是用桂花酒和真诚

把我们都喝倒的美丽的沙总

 

这是幸福的两天两晚

真想再醉一次,倒在月亮的旁边

让种下的心发芽,并

头枕着浪花把童话上演

 

李犁(1).jpg

作者简介:

李犁,辽宁抚顺人,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深圳诗歌》执行主编,《中国诗人》执行主编。


 

四十年风雨,只为这“三正月”的浪漫(二首)

周占林

 

等你,在“三正月”

 

我漫步在大海的边沿

与波涛一起呼吸

那一轮矗立在岸边的明月

在台风到来之际

在我的指尖上升起

 

等你,在“三正月”

所有的浪漫都不再是梦幻

所有的期盼都不再虚妄

在台风的见证下

为你补办一场当年欠缺的婚礼

 

那时的贫穷

限制了我的想象

今天,就让这汹涌的波涛

来诵读我写给你的婚书

脸上层层叠叠的褶皱

盛满我几十年的相思

 

这场婚礼就在“三正月”楼前的草坪上举行

那红宝石的光芒

在风雨之中更加璀璨

你与我一同写定的家史

在今晚

和这场风暴一起开启新章

 

你和我

就是被生活重铸的人形红宝石

四十年的守望

只为今夜的再次永恒

 

在“三正月”,只为等这一场浪漫

 

在“三正月”酒店的露台

风把所有的不欢吹散

你和我

把藤椅摇晃成时光的涟漪

四十年的凝望

被昨晚的夕阳染成朱砂色

 

遥望海天一色

有二十号台风渐渐逼近

牵着你的手

我却无法说出心中久藏

只有海风的咸

让你不停呼唤我的小名

 

预报里的台风来得有些突然

就像我们

住进“三正月”时的震撼

一种回家的感觉

一场渴望已久的浪漫

在这梦幻般的月宫一隅

汹涌而来、猝不及防

 

明月为证。不需要盛大仪式

那台风掀起的浪涛

就是大海为我们喝彩的掌声


周占林.jpg

作者简介:

周占林,中国作协会员,中诗网主编,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出版作品十七部。

 

 

三正·月:诗歌万里行走进海南“三正月”(外一首)

丘树宏

 

你是启蒙的夏商周

四千多年的月之辉

以忠敬文的三道融合

滋润苍茫的天地之陲

 

你是岭南的张九龄

沿着新开的梅岭车轨

海上生起的清亮明月

让天涯共此时的我心醉

 

今天,你是我的三正月

日夜四季洋溢馥郁的仙桂

正气正道正果凝成一轮浩月

洒向蓝天大海照亮一个个心扉

 

你是儋州的苏东坡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抚慰

在荒蛮峥嵘的飘零海角

绽放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芬菲

 

你是羊城的徐东蔚

宫商角徴羽将你壮丽描绘

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

让所有的到来人留连不归

 

今天,你是我的三正月

日夜四季洋溢馥郁的仙桂

正气正道正果凝成一轮浩月

洒向蓝天大海照亮一个个心扉

 

 

仿古诗

 ——和吴震启先生

 

台风烈烈笼沙滩,

巨浪轰轰岂可观。

雨打门窗闻虎啸,

志气不动意珊斓。

 

天涯海角好抒情,

两度诗歌万里行。

酒店专题亲子乐,

欣逢三正月新明。

 

秋江夜咏唱星河,

汉唐宋元大风歌。

海角新吟三正月,

天涯赋诵浪连波。

    2025年9月28日

   于海南三正月酒店诗歌万里行第140站

 

丘树宏.jpg

作者简介:

丘树宏,广东连平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第九届副主席,珠海市委原常委、秘书长,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音协会员。“孙中山文化”“庆龄文化”“赵佗文化”首倡者。现居珠海。已出版个人诗集《隐河》《共和国之恋》等10部,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思维洼地》《心的看见》《中山传》中英文版等11部,编导、制作和演出、播放大型舞台作品《孙中山》《南越王赵佗》《咸水歌》《Macau 澳门》等10余部。

 

 

月文章·海文章(外二首)

张况

 

月文章,海文章

总归都是好文章

月文章做在海上,海上生明月

明月清辉,满眼都是羽衣霓裳

海文章做在月上,月上柳梢头

梢头摇曳希望,嫦娥挥洒清香

孩子们撑着下巴仰望夜空

手指穿过甲骨文上的月光

拓印出密码万幻的月相

 

新月房,皓月房,望月房

每道门牌都闪现流苏的光

当童谣遇见王维的空山

智能窗帘便徐徐拉开瑞气天光

诗歌万里行的墨迹尚未干透

诗人们的笑声就融进诗行

在新浇的椰奶布丁里结晶成糖

 

历史与童话进行着光合作用

李商隐的烛光融入海浪天坛

照亮乐高搭建的长安沙盘

穿汉服的机器人侍者

端来绝句发酵的果盘

孩子们在珊瑚键盘上敲击闪烁的光斑

信手将欢声谱成无惊无险的波澜

当诗意自动续写台风背后的虚线

比心兔便伸手牵着陶渊明漫步沙滩

而终将老去的我,只好试图以潮汐

修改一轮弯月带笑的声段

 

月光城堡三正月

 

采风采到台风

是一众诗人此行的极致浪漫

热带气旋裹挟的诗歌深处

住着三正月酒店发光的童年

我将南海涛声折叠成三亚纸鹤

放进洞门曲折的月光叙事中

一个南部传说由此流淌童话细节

走心的诗句置换博罗依的外套

卸妆后的海南之夜,每一扇月牙窗

都可以顺利推开半部传奇

 

李白的月亮醉卧于珊瑚床榻

遂有仙气缭绕入梦

调皮的比心兔举着宋瓷盛装的晨露

在黎明的第一缕光线里

为叽叽喳喳的孩子们

调制银河配方的成长奶粉

 

童声爬上穹顶造梦的星际

俯瞰那些被海风轻吻过的诗签

珊瑚礁盘上,生长出会唱歌的贝壳

我看见一群年轻的父母亲

盯着既往年轮,在浪花秋千上

找回了童年失落已久的纸船

 

木偶钟楼打开寅时三刻的惊喜

时光的指针开始逆向旋转

白发由此返回青丝

皱纹被缓缓拉伸,最终难逃被抹去的命运

人们以童声游向触手可及的云朵

云朵下,我正寻思

如何将一场擦肩而过的强台风

接驳到自己的一首诗中小憩

 

追风少年

——写给海南三正月酒店

 

台风在千里外画着圆圈

三正月的琉璃穹顶下

张九龄的月光

正炖煮一盅椰汁西米露

 

穿人字拖的诗人

忙着用平仄钉紧旋转门

博罗依的登陆路径像一首哑谜

比王维的绝句更难定义

 

总台姑娘笑意盈盈核对着我的身份证号

她像在喃喃劝解气象云图

先生莫急,诗仙的霜雪都已存好

就在负一层的恒温酒窖里

 

透明电梯载着各省方言

在十九楼按下眼睛的暂停键

棕榈树在窗外跳起集体胡旋舞

我看见,月光与台风各不相让

它们在使劲争夺被冲浪板切开的半阙词牌

 

此刻,所有起疑心的避风人

都成了盛唐的遗民

他们嚼着槟榔,开始校对机场的风向?

就等着台风眼漂白张九龄的月光

防风玻璃外侧,“博罗依”用余威的韵律

开始朗诵我遗落于三正月酒店的诗稿


张况(1).jpg

作者简介:

张况,著名诗人、作家、辞赋家,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佛山市作协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

 


夜宿三正月酒店(外三首)

陆健

 

夜。月亮和酒店的顶部

作着友善的摩擦

我沉入夜的底部

梦的底部海水深处

四周的景致慢了一些

我来此定是有着深刻的宿命

 

我想问鱼,为什么上岸后

重新回到海里?水下天堂

王座上放着一只海螺

谁在吹它?细细的音波四散

丰富的寂静

向生物们的神经持续放电

 

我跳起来,从梦里

从水里被抛出大海

也许仅仅因为大海爱我

我回到黎明的窗前

 

大海这粗暴的爱

我一时还不大习惯

 

胧中

 

在三正月酒店的路边

一条小径弯成弓形

慢慢出现了两担稻草

一条扁担正躺在农人的

肩膀上睡觉

他憨笑着,像是他秀美的妻子

抱着娃儿陪着他走路

鸟儿追着自己的叫声往前飞

天色涂抹三亚的黄昏

中秋的圆月向海里投放影子

轻轻拍打海水起皱的肚皮

 

三正月酒店拾零

 

在十八层楼观海

雨在椰树林中横着走

天是不深不浅的那种灰

天空和真理的界限模糊

 

李孟伦先生电话邀请早餐

我说我和杨四平餐罢

正在酒店一楼的高台

欣赏你家的这场雨

豪雨。真的奢华排场

 

我们谈论八级大风

会不会把岸边人

像扔一个枕头那样扔进海里

然后天空睡着了

 

然后我点燃一支烟

火柴盒上印着——

Keepyourpassionhelpsygoplaces

“奔赴山海,保持热爱”

 

长长的、长得有些夸张的

火柴棍。长到可以给

大洋对面的特朗普点烟

 

可是不知道特朗普

对中国烟草习不习惯

 

比心兔

 

孩子,到这儿来

这儿的屋顶模仿了天宫

 

在这儿,“月”字从

另一种图形演变成

今天的样子,从几千年前的

甲骨文至今,月亮本身

不舍得变化,它看着你

让你成为它的朋友

比心兔,就是桂树下的那只

 

嫦娥姐姐的衣衫轻抚大海

开心的比心兔

笑得很甜的比心兔

 

你知道糖果为什么

是甜的了?这里的

甜梦曲奇,能量三明治

糖果BINGO,简直是

品尝幸福的大比拼,还有

糖趣小挑战

糖果消防小英雄

比心兔蹦蹦迪斯科

 

总之,好的东西要争取

生活从甜蜜开始

以后就看你的了

这个世界的味道在后面等着呢

 

孩子,我的诗里

保留着一个秘密

你来了才能打开魔盒

2025年9月28日


陆建(1).jpg

作者简介:

陆健,中国作协会员,著名诗人、书法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书法学会副会长。已出版文学著作19部,获多种文学奖,有作品被译为法、英、日文,有作品被收入《中华诗歌百年精华》等书。

 

在海南三正月酒店写海(组诗)

杨四平

 

没有量词的海

 

我们所见之海

所思之海

都是没有量词的海

 

你不能说一勺海

也不好说一片海

 

面对浩瀚之海

只有形容词派得上用场

你可以说大海和蓝海

 

甚至径直用成名词

于是就有了红海与黑海

 

元海

 

为了找妈妈

小雨淌成小溪

小溪流进小河

小河汇入大海

 

住在海洋心脏里的海王

开始写这首亲情诗

思绪如海浪翻滚

灵感似波光粼粼

岛屿一座一座

升出海面

塞壬低吟魅惑的歌声

 

志在必得的海王

在大海的幽暗里勤奋写作

调用珊瑚、海草、乌贼、鲨鱼和海流

像海明威笔下那个坚毅的老人

尽管一无所获

但从未放弃

也像海子《秋》里那位写诗的王

“该得到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海王与诗

就像卡夫卡与他的情人菲丽斯

还像张枣与《卡夫卡致菲丽斯》

 

为了回馈

海水化身为雨水

初成小溪 终为江河

生生不息

 

我们写的海都不是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想象过大海

曹操豪歌《观沧海》

普希金致敬《致大海》

海明威礼赞《老人与海》

 

我也写过大海

但我们写的海是各自的心海

心海不是大海

大海只是大海

(“事物如其所是”)

   2025-9-28写于陵水

   

杨四平(1).jpg

作者简介:

杨四平,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专著《跨文化的对话与想象》等15部。独立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奖、中国文联“啄木鸟杯”、“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新时代诗论奖”等;主编《福尔摩斯探案全集》60册、“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20种、“当代汉诗英译丛书”6种等;编译/主编古籍《容斋随笔》《夜航船》《阅微草堂笔记》《三国志》《郁离子》等;代表性著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

 

 

拥月同眠:诗歌万里行走进海南三正月

吴震启

 

拥月同眠

 

我举起茶盏,

想盛一捧月光。

看幽香袅袅,

在盏中晃成细碎的星。

今晚的风,

带着温柔的孤独,

连影子都被月光浸透。

我站在半山,

与月亮遥相互望,

同在一室品茗论艺。

它把清辉铺满我的肩头,

我给它一纸无声的约定。

把藤椅调成月的弧度,

状亦安然。

枕着无署清凉,

活成人间清醒。

 

对月吟诗

 

不知道李太白的酒,

是何年何地何人所釀。

能把独酌,

活生生喝成了三人。

让刘伶自愧不如。

东坡大醉后,

酒气沸沸,

似从词中涌出。

滴滴点点,

是月的阴晴圆缺,

是人的悲欢离合。

多多少少,

都有春江花月夜的影子。

我不善酒,

无法穿越张若虚的时空。

只能在,

写给妈妈的歌词中,

声声感叹!

好儿女呀走天涯,走到天涯也想家。梦里依然是妈妈的爱哟,

醒时月光满地洒。

满地洒……

 

海月初见

 

犹记卅七载前,

公历一九八八,

岁在戊辰之秋,

恰是龙驭长风,

琼州新省初立,

襟海而开。

任改革开放的潮声,

在浪尖上织就粼粼星芒,

撒满南天。

 

我来自燕山,

在天涯与你初见。

你携广寒清辉为裳,

悬于穹苍。

我裹瀛洲烟火作旗,

立在潮头。

当我踮起脚尖,

想触摸你温柔的光,

你竟从云絮后探出头来,

半遮半藏,

像儿时玩伴躲在树后,

忽闪着笑眼的模样。

 

那夜的涛声未曾入眠,

一波波深蓝韵律漫过沙滩,

轻轻应和着你匀净的呼吸,

从暮色初临,

到晨光微亮。

我多想摘下几颗星子,

缀进梦乡里。

把零碎的记忆捻成银线,

悄悄系在你皎洁的裙裾边,

让每一缕风过,

都带着那年的冷暖。

 

恍惚间又忆起,

十一月三日上午八点,

曾与许士杰先生,

初会于海南宾馆。

彼时的茶香与倾谈,

恰似海口的月色,

虽然四个小时,

却如此温润而深远。

题赠的《风雨吟》诗集,

颜色泛黄,

如同黄河和你的肤色,

成为一种象征。

 

这是你我的初见,

也是你我的初恋。

白云为媒,

时间是翻不完的日历!

 

吴震启.jpg

作者简介:

吴震启,笔名永昊。现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吴震启艺术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诗书人才扶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刊》子曰诗社顾问、《中华辞赋》编委、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顾问。

 

为了一个美丽千年的约会(外一首)

李孟伦

 

 

有一座美丽的海南岛

在一片辽阔的大海上

已经上千年了

上千年的故事如南海般深远

讲也讲不完

讲不完的故事哟

让大海去讲让风去讲

 

秋来了

风来了

雨来了

月儿和星星也来了

你,还没有来

有谁知我是谁

为了一片大海

为了一个美丽的约会

为了一个千年后的你

我悄悄来到岛上浪漫天涯

悄悄地在这里诗意地栖居

栖居在这片辽阔的大海上

把大海栖居成绽放的莲花

九天的云彩来为我穿上衣裳

四面的浪在我足下匍匐歌唱

 

九月来了你没有来

那一瓣瓣的渔火哟

将灯点到了大海里

我不是张生我不会去煮海

这里是三正月,三正月是我

为了你的到来我就在这里

我就在这里静静地在守望

守望一片大海

守望一盘明月

守望一轮红日

守望一个美丽千年的约会

守望一个美丽了大海的你

 

在潮起的一个晚上

 

在潮起的一个晚上

我怀抱李白的月亮

来到三正月的地方

进入了大海的肉体

温暖了幽暗的子宫

分娩出——

一瓣瓣月光一瓣瓣莲花

唤醒寂美了一世的生命

在浓荫深处在潮汐之中

于是,我在大海上

看见了大海的气象

看见了大海里的你

看见了大海里的我

海风轻轻告诉我——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有生命的地方都有水

有水的生命没有死亡

 

李孟伦(1).jpg

作者简介:

李孟伦,海南乐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海南省诗歌学会主席,海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政协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诗刊社第30届青春诗会成员。已出版诗集《青黄集》《走入世纪的瞳孔》《创世记》《在万物入睡的地方》《煮海》《太阳风》《午夜的太阳》和长篇小说《太阳之门》等。有诗歌被翻译成英文、韩文、法文、俄文、德文、越文、拉丁文等。

 

 

写给三正月的诗(五首)

逸西

 

简笔三正月

 

三正月在海南土福湾与海棠湾

交界的地方,像一颗破土

发芽的种子。跟一瓣豆芽似的

现在长成一枚初升的月亮

一脸光芒与皎洁

 

站在三正月身旁,凝望

我想回到从前,在人间

重新发芽,再生长一次

 

夜宿三正月

 

头枕风暴。不是虚构

是海风在土福湾登陆

捧出一颗波涛之心

跪着向明月求婚

 

我在月亮船上,洒下

光明的文字

在三正月的胸脯上

留下一行洁白之诗

 

三正月修行

 

坐进三正月的阳光里

什么也不想。一心

只顾在自贸港

打坐修行

 

大海万顷波涛

让世俗的耳朵

装满南国比心兔幸福的修辞

 

月亮簇拥的甲骨文里

一场诗歌与浪花的淬炼

在土福湾隆重举行

 

我要在这场淬炼中

淬成一盏渔火

点燃自己,温暖尘世

所有心灰意冷之人

 

诗写三正月

 

很久,没去海边走了

我沿着三正月伸过来的橄榄枝

一条跨省又温暖的手臂,把人间悲凉

写进大海

 

彩云追月的三正月!大海激情澎湃

向土福湾的沙滩献出了

随身携带的白银。我俯身

捡拾浪花翻滚的童年和倒影

与三正月清亮的目光相遇

 

鸥鸟叼着帆影,掠过三正月

在祖国辽阔的海域,在我的头顶

翱翔。月光的羽毛

落满了蓝色跃动的火焰

 

写给三正月的诗

 

弓身在土福湾

铺一张深蓝的纸

 

供海风,提笔

蘸我眼窝里的泪

 

在三正月的帆上,写

浪花飞翔的诗

 

逸西(1).jpg

作者简介:

逸西,四川富顺人,中国作协会员。追求简约明快与朴实的诗风。诗集《业主物语》获中国作家协会2025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现居成都。

 

三正月的童话小屋(外一首)

杨泥

 

蓝天不要太蓝

往里面加一点白云的色彩

饱和度居中

正好和梦里的蓝天一样

 

粉色的小花不要太淡

往里面加一点太阳的正红

浓淡相宜

正好和妈妈的脸颊一样

 

绿草茵茵

波浪般前翻后卷

涌起来是森林

退下去是草原

 

三正月的童话小屋

好像大师莫兰迪来过

所有的色彩

只有一个标准

那就是梦幻

 

台风的名字

 

一直都很好奇

给台风起名的

都是什么样的人

 

肯定不是大腹便便

走路蹒跚

不然脑子里怎么会

蹦出天鸽山竹

这些娟秀文弱的名字

 

当然也不是

手持烟斗

九曲回肠的穷书生

他们会置疑

桦加沙的牛头不对马嘴

 

必然更不会是

端着珍珠奶茶的美女

她们会说

叫杰拉华(马来西亚的淡水鱼)

还不如

20号21号那么干脆利落

 

哎,台风

你叫什么名字

与我有何相干

不过是

我在三正月的童话酒店里

又变回一个小孩

对所有的事物

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杨泥.jpg

作者简介:

杨泥,女,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文学杂志社编审。

 

疯狂的月亮(外一首)

戴潍娜

 

她脸颊上的那枚月亮一天天黯淡

昙花镜前,惊异地撞见月球表面

——嶙峋的骨骼与生活

恰如酒店旋转门口,意外遭遇了另一个

老态龙钟,却跟自己长得一样的家伙

转门催促着,掀起沙尘暴

她欣然投奔的怀抱,

原是属于一堆尘埃的拥抱

 

她脸上金色的灰尘如星辰压迫

白发梢藏有月亮的白刃——

与瓦檐上的月、井底的月、

昭和美人眸中的月毫无差别,

都是水中昙花,在这具胸腔里摇碎

又在另一副肉体上完整起来

我们从未占有也不曾逝去的青春

 

只在极其遥远的事物上,

她的月亮仍疯狂生长

昙花,昙花

这惨白又壮丽的一生

空洞且丰饶的一瞬

2025海南三正月

 

蓝色乡愁

 

古画上失踪的蓝

AI得不到的眼泪,

 

是神奈川冲浪里消失的一朵?

蓝色,年轻脸庞流露出的清甜忧伤

 

——为什么,见到它,

竟有一种莫名还乡的冲动

 

那时,天且青色,海有碧波

唯独蓝,在古诗词里迟迟不肯现身

 

莫非 它才是最后一个被识别的颜色?

蓝怪异的走失,也绝非青金石的稀有

 

想过没有 或许,蓝在过去并不存在

从未存在过的希望,某一刻被发明

 

蓝于是在世上一天天增长,变得富有

对蓝色的莫名狂热,只因

 

被来自未来的忧郁侵袭——

远离了地球摇篮的后裔,一次次深情遥望蓝色星球

 

水蓝色的乡愁,从太空投射而来

映射进此刻人们快乐的瞳眸

 

戴潍娜(1).jpg

作者简介:

戴潍娜,女,生于江苏南通,诗人、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出版诗集《灵魂体操》《以万物为情人》《我的降落伞坏了》等,戏剧《侵犯》《水泥玫瑰》,翻译有《天鹅绒监狱》等,主编翻译诗刊《光年》。荣获2017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2020剑桥徐志摩银柳叶青年诗歌奖。

 

 

在三正月酒店写诗(二首)

罗蒨

 

听海

 

夜中不能寐,听见窗外

海水一遍遍上涌。

 

那是大海,海是大的,

大得仿佛可以

吞吃掉一切的忧愁。

 

海是小的,小得可以装进

一只竖起来的耳朵。

 

从声音中我分辨着,

海的颜色,海的味道,海的肌肤,

海的金戈铁马,海的爱恨情仇,

海的前世和今生,

海的每一滴水的离别与相逢…

 

我听见海听着我,

我的脉搏,我的心跳,我吐纳的气息,

我的过去,我的未来,一本历史和预言之书。

我在黄昏中折断的玫瑰,

我在深夜里遗忘的叹息。

 

听海,无疑是一件

美丽而危险的事情。

 

流动的盛宴

 

有关三正月的记忆,注定是

一场流动的盛宴,

它永不止息。

 

说吧,他们轻轻开口,

于是一句诗从唇边逸出,

快得如同时间。

觥筹交错,欢笑中,

幽默的机锋,妙语落在玉盘上。

 

究竟是诗人在言说,

还是诗在言说?

我听见永恒扣门的声响。

 

今晚月亮并未升起,

然而月亮,此刻正在三正月中,

在诗人们心中。

   2025年9月29日


罗蒨(1).jpg

作者简介:

罗蒨, 四川南充人,复旦大学文学硕士,现居成都,从事编辑工作。

 

三正月的月(二首)

柴玮炜

 

三正月的月

 

我卧于月的臂弯

看月将海映成童谣的碎银

听涛声在耳畔缠绕

海风裹着咸味穿过窗棂

筛下童年散落的嬉戏

诉说着月亮婆婆日记本上最古老的故事

 

月俯身 将清辉缀于海面

铺成一道童年的浮桥

闪耀着被遗忘的糖纸

此月

是儿时水墨画的卡通

是冰棍融化在手上黏黏的甜腻

是藏在贝壳螺旋下的潮声私语

是浪花如床单在风里的鼓荡

是初尝海水的咸

是我用铲子叩问深渊的乐趣

是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的记忆

是礁石上美人鱼鳞片的熠熠光辉

是每一粒盐结晶未为唱完的副歌

是我回到童年的唯一

 

月穿过潮水的空隙

在云端之城与彩云耳语

藏满童年贝壳里海的秘密

在海浪的伴奏中

从这里升起

 

 

月亮从海面悄悄爬上

云为小兔子搭起的玩具架

散落的五彩糖果缀满月辉的枝丫

稚气的笑声

在星河飘荡

鲸鱼遨游

升起一道道水花儿

向着月光生长的方向

幽蓝的吟唱着

星与月梦幻的童谣

 

潮汐张开弧形的臂膀在沙滩上起伏

微缩的城堡在砂砾间低语

浪花捎来叠满贝冢的漂流瓶

未开封的信笺

守护着海那边快乐的心事

月,点亮珊瑚枝形的触角

吐露远古的密码

这里装满的童年故事

在月光下循环放映

每一帧都带着棉花糖的甜蜜

 

柴玮炜.jpg

作者简介:

柴玮炜,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从事公务机运营16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