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双语对照诗集《砚边词话》 由环球文化出版社正式发行(附诗歌作品)

胡红拴     2020-07-17
摘要: 这是著名诗人胡红拴先生“山川纪行”的又一次心路诗行。有诗评家认为,他是一位风格独具的诗人,其诗视野幽远,题材丰瞻,语言纯正,诗味清雅。

WPS图片-修改尺寸(1).jpg


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胡红拴先生的汉语德语对照诗集《砚边词话》日前由美国THE EARTH CULTURE PRESS(环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先生,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建江博士作序。


汉语德语对照诗集《砚边词话》“Lyrik am Tuschstein”,是胡红拴近年的赏画、品石、行吟的诗作精品集结。胡红拴先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委主任,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新华文学》《中国诗界》副主编,是广州大学及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地质图书馆客座研究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艺术专家。胡先生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其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诗刊》《中国作家》《小说选刊》《北京文学》《南方日报》等报刊,出版有《山道》《胡红拴诗选》《地球语汇》《石语笔记》等各类书籍76部,计1000余万字。主编《中国国土资源诗歌六十年》《中国国土资源散文六十年》《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等各类文化丛书百余册。是地学诗歌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它曾获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授予的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与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宝石文学奖等。大量作品被译为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尼泊尔文在海外出版发行。


这本《砚边词话》,是胡红拴先生山川纪行的又一次心路诗行,也是他赏画、品石、悟山之心悟所得。正如叶延滨先生所说:“胡红拴是一位既有灵性又很勤奋的诗人,这些只要看看他出版的七十余本书和在《中国作家》《诗选刊》《北京文学》《花城》等名刊上发表的众多作品就一目了然了。而他获得的“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宝石文学奖”等,则是灵性与勤奋的一枚枚“勋章”。


胡红拴又是一位有热情、并且有实干精神和组织才干的诗人,这只要看看他搞起来的“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地学诗歌大赛”“地学诗歌进校园”以及他主编的这些大赛文集和《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等书籍和他作为颁奖主持人主持的“华蓥山爱情诗会”“全国诗文大会”“中国新诗百年颁奖典礼”等一系列文学活动即可见一斑。


有评论家说胡红拴是一位风格独具的诗人,其诗视野幽远,题材丰瞻,语言纯正,诗味清雅。我赞同此观点。比如,胡红拴所写的一大批赏石诗,既有诗与石的激情而又灵动地将情与思融合,从石头的现实情境和历史意境中获得诗歌意象,让诗中的审美情思和智性张力打开了读者的心灵,照亮了世界的隐秘部分,也升华了石头与人间关联的意象和情趣,给人们提供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在现代生命情境中展开了石头的新含义。在胡红拴的诗歌里,从诗歌出发而对现实生活进行诗意化处理,激情于生活、沉思于生活,以生活为由而让诗歌充满了隐喻,让自然风物产生象征性生活的意味,自然界的一切物事都成为托物寄情的对象,可以浪漫地追随人的情感而起舞,起舞之一切风物成为人的性情和心性之物、成为人的情感和意志之物。诗歌与自然共同融合成一种美学化的生命形象,这样的生命形象将古老与时尚相接,给今天的身边生活赋予古老的仰望和恒久的庄重,在对自然的沉思和想象中,日常生活的情趣变得与庄重神圣的情趣相一致。”


《砚边词话》一书,由浙江省译协理事、宁波大学德语系硕士生导师陈巍副译审翻译,陈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德语、德语文学翻译、德语教学与科研工作,已翻译和出版了30多种200万字的译著。


为了增加读者的主观感受和文学趣味,《砚边词话》一书在封面设计中特别邀请当代工笔花鸟泰斗、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周彦生老先生题写书名并绘制封面画。幽幽荷香,砚边心境…。


胡红拴诗歌作品

——————

桃红,不会忘了春的眼睛

 

1

四两清风,桃红

不会忘了春的眼睛

衣袂的舞

雪寒路上,还有

伤痛的脚步

也许是,又想起孕育的事

心的墙上

将生活

写满

 

2

诗句

这一刻

成了花间最美的妆画

蜂蝶穿舞

记下了

阳光下美的醉态

 

3

花香也是酒

酒徒的眼中

春,是可以醉心的

一壶酒

一树花

这块香染的地

一张贴满喜字的床


4

桃花也有深处

眼神,定格了

这座山原

这树桃花

千年前的景,就在

王義之的笔下

颜真卿肯定也来过

沂蒙山的水

本就是他们的骨血

山夫我也来,与此

祭祀,品茶,放歌

柳绿桃红

山原上

青烟缭绕的香炉



石巷

 

用石,作为文字

从中世纪,记到今天

现在与久远

不单单是时间的切换

意与念

也是石巷文化的华表

牵着过去

走向未来



波尔沃之晨

 

拔开晨纱,拉过

中世纪的小手

芬兰湾的颜色,还有一丝

在此驻留

木屋的声音

总将霞韵作为和弦

琴声淡淡

钟塔的画笔

绘制出山城的错落和忧愁



题周彦生先生代表作《阳春》

 

花,坐在风里

香舟入海

蜂语,点醒朝阳

晨露的步

徐徐缓缓

将藤的衣衫,染靓

春天里

收起声音的画架

心跳的触角

将春抚摸

花,亦是酒

魂的塔

忘在了

醉风醉倒的

花中



乡缘

 

且用地心的电

拉近

我的乡缘,和

我的地心

数十年的渴望

也让这方水,成为

写意的神魂

不知为什么,龙门山总是不语

可这步量的尺

总有祖宗捎来的书信

树叶上的纸张

印上,月牙的问候

我的秋果

还染着,伊阙

醉了的印痕



洛河源寻真

 

面对秦岭,喊一嗓子

唤醒洛神,隐居者的茅庐

日上三竿,晨音的符

飘荡在清幽的山谷

我来,陪你再游

熊耳的木筏

还有菊香的残留

八月,山花正开

稚子戏嬉,游人再来

那块心仪的山岩长出了花儿

我知道,那是你的笑

在等,我踏雪前来

虽然是八月啊

可心,总有圣雪的灵境

那个天洁之花

自会感动花海

牵手,我同你回归故里

再写篇河图洛书

也读读邙岭

那血染的气概

春花秋实

心中有花,时时身处三月

我的三月

泉水叮咚

溪水潺潺

水,染透了碧海



于神灵寨

 

于神灵寨,昨夜大醉

只为,偷窥神灵的自拍

一座山原,一条小溪

竟揽乱石的城廓入怀

月的夜灯还在亮着

也许是夜幕的错

仙子的密书

也让我于孤独中错过

可绿云的声响

早已使山神入梦

掀开了的盖头,注定

石的拐杖

将是终生的修行



神农顶

 

从丛林走进丛林

从山峰走向山峰

捞起的岁月沉淀,成为

沟壑的青春风景

风起云涌

电驰的钻,凿开

日月尘寰

亘古的记忆

让亿万年的碎片

铭文铸鼎

我也是过客,一颗飘荡的埃尘

随清风而去

作大地年轮

心的湖泊,也许

就是眼前的

那片烟云



香溪听香

 

今日白露,香溪很香

只为,染香秋黄

峡山漫漫,香魂未远,只为

思乡的情肠

滩坪下的溪畔

时间,扔掉了拐杖

一丛紫竹,一坛老酒,还有

乡情祭起的太阳

我心中的太阳,不仅仅是在天上

有少年的昭君,也有

孤忠于塞外的情殇

香溪、漠北

天际的籁音,汇成

憾天动地的绝唱

且用一管竹丝祭祀

也用三碗土酒

送上我心中的敬仰

细流声声

长江滔浪

香溪的香,已染红

天边的那方霞阳



夜宿西陵峡

 

找一家民宿

住下来,做一回三峡人家

不要灯,不用渔火

只借萤火虫的光,找回

儿时的那首歌谣

夜月很静

似可听清江月心跳的共鸣

我的心跳

只为峡湾

迟迟未至的舟影


——————


胡红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新华文学》《中国诗界》副主编。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是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艺术专家,中国地质图书馆客座研究馆员,广东财经大学地质遗迹研究中心顾问、客座教授(研究员),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省情咨询专家,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第四届高级顾问。在国内外学术大会和《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诗刊》《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千余篇,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有《山道》《胡红拴诗选》《地球语汇》等各类书籍72部,计1000余万字。主编《中国国土资源诗歌六十年》《中国国土资源散文六十年》《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等各类文化丛书百余册。是地学诗歌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获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的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和宝石文学奖等。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凤凰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中新网、央视网、大公网、新华报业网、解放网、半月谈网、网易、搜狐、新浪、雅虎、腾讯网和《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中央和地方百余家媒体经常性地对其访谈、发表作品、开辟专栏、转载并介绍其事迹。大量作品被译为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尼泊尔文在海外出版发行。


译者简介:陈巍,男,1967年6月生于杭州,1989年7月广州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副译审,现任教于宁波大学德语系,浙江省译协理事,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科技德语,德语文学翻译,德语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翻译和出版30多种译著,200万字。


点击阅读外文版(Click to enter the foreign language version)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