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丽,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主任(2008-2018),北京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副教授,博士。鲁迅文学院第35届作家(翻译家)班学员,国家儒学联合会国际联络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波斯语言和文学、中伊文化交流、伊斯兰宗教与文化。担任中宣部外宣出版《中国共产党思想指导史》(三卷本•波斯语版)译审和定稿专家,多年来担任丝路书香波斯语书籍评审专家。
老刀,中国当代诗人,1964年出生于湖南株洲,现居广州,被喻为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的平民诗人。
首届“余光中诗歌奖”获奖诗人作品选:严阵、梁平、施浩、马兴、刘晓颐(台湾,女)、龚学明
祁人,1965年生于中国四川省荣县。中国诗歌学会两位创建者之一,曾任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现为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世界景区诗意旅游联盟创始主席。著有诗集《命运之门》、《掌心的风景》、《和田玉——1984-2020祁人诗选》等,诗学专著《中小学生怎样写新诗》。曾率中国诗歌万里行诗人代表团访问英国、法国、罗马尼亚、印度、斯里兰卡、老挝、越南、斐济、津巴布韦、南非等二十余国。诗歌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韩文、日文、西班牙文、罗马尼亚文、孟加拉文、泰文、老挝文等语言。
墨西哥诗人。目前任胡契卡文化之家基金会主席。2004年获 Nezahualcóyotl 文学奖,这是墨西哥唯一授予当代土著文学的国家奖。
张子雷,籍贯江西,北京诗词学会朗诵委员会委员,爱好诗歌,散文,摄影,旅游和播音。
北京外国语大学波斯语系主任于桂丽教授,悼念元文琪先生:送往天边的一首诗——最后的告别
作者任教于剑桥大学唐宁学院,是英国著名诗人,出版著作超过30部。1975年李道发起并举办剑桥国际诗歌节,他也是2015年第一届徐志摩国际诗歌节的协调人之一。
吴震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刊》子曰诗社顾问,《中华辞赋》编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届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书协党总支书记、办公室主任、展览部主任。先后当选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连续四届代表和一届特邀嘉宾。出版诗书作品集多种。现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吴震启艺术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
哈菲兹(1320-1389),十四世纪伊朗最伟大的抒情诗人,是伊朗文学史上三大诗人之一,一生共留下五百多首诗。《哈菲兹抒情诗全集》是伊朗再版次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一部文学名著,他的诗歌对封建专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劳苦大众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呼唤自由、公正和美好的新生活,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质。
高也,女,北京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系博士。
冰虹,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琅嬛诗社名誉社长。诗歌、小说、散文散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名作欣赏》、《星星》、《诗选刊》等多种报刊。
王军 男,汉,1970年8月出生,国家高级检察官,获第五届中国网络爱情诗文大赛奖金奖,广东省作家协会“放歌新时代,诗迎二十大”阅读量前十名奖。
张安清,笔名清风一缕,重庆忠县人,从军十载,从警廿余载。
刘昌荣,笔名复兴河,重庆市潼南区人,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秘书学会常务理事。